热门关键词: 烟台环评,烟台锅炉测试,烟台环境检测
烟台环评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审批效率
开设绿色通道:为重大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项目开设环评审批绿色通道,解决环保要点、难点问题,提升环评审批服务能力。
简化审批流程:实施“窗口前移”,由建设项目所在地分局负责收取环评文件,企业无需再“跑路”送报告。对材料齐全的,由分局通过邮箱转报市局,并同步指导建设单位通过政务服务平台在线申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
压缩办理时限: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公示时间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压缩为5个工作日,对要点项目受理公示开通绿色通道,可压茬进行。
二、创新审批模式,降低企业成本
实施“打捆审批”:针对产业园区(含产业集聚区、工业集中区)内同类型小微企业及同类型基础设施项目,捆绑开展环评审批,统一提出污染防治要求,单个项目不再重复开展环评。这一举措有效降低了企业环评成本,缩短了报告编制时间,提高了环评审批效能。
共享监测数据:建立周调度工作机制,指导各产业园区按照相关监测技术规范,对环境要素开展跟踪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向社会公开,供入园企业免费使用,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环评成本。
三、严格项目环境准入,加强中介机构监管
严把审批关口:在项目审批提速的同时,严把项目审批关口,鼓励工业企业集聚发展,防控高污染、高风险项目落地,对不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通过审批。
建立“红黄蓝”分类管理制度:对全市环评单位实施分类亮牌,将获得“红牌”较多的编制单位列入要点监管对象,倒逼其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对环评文件开展常态化技术复核,对失信的环评单位和编制人员进行失信记分,并上传至信用平台,落实跨地区环评失信惩戒机制。
四、强化业务培训指导,提升环境管理能力
出台相关制度:出台排污许可审查内部程序、技术支持机构管理办法、监管实施意见等三项制度,完善排污许可全链条“一证式”监管体系。
开展业务培训:深入开展“全方面培训、全方面核查、全方面提升”工作,对企业和环保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和污染防治自觉性。
五、推动减污降碳协同,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开展试点研究:完成黄渤海新区“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试点、碳排放纳入规划环评省级试点,在全市深入开展“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研究,进一步推动全市空间优化布局。
综上所述,烟台环评的特点在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审批模式、严格项目环境准入、加强中介机构监管、强化业务培训指导以及推动减污降碳协同等多个方面。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烟台环评工作的独特优势,为烟台市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